困难症的3选2!显示器尺寸、分辨率刷还是上高刷?

阅读量100 2025-03-08 03:58:51

显示器的尺寸、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这三件事,如果条件允许一定都要,但如果是只能3选2呢,你会如何取舍?

尺寸大小怎么定?

目前市场的主流显示器尺寸就三个档位,24英寸(包括23.5英寸)、27英寸、32英寸(31.5英寸),单纯从尺寸考虑,永远是越大越好。但是,这要结合分辨率来看。如果是大尺寸+低分辨率,会呈现明显的颗粒感,画面粗糙;如果是小尺寸+高分辨率,则会成为传说中的“瞎眼屏”——字体过小难以看清,除非使用系统的DPI缩放功能。但是过大的字体缩放又会导致窗口变形。

显然,这还是有一定的搭配技巧的。就目前而言,24英寸搭配1080P分辨率(1920×1080)、27英寸搭配2K分辨率(2048×1536)、32英寸搭配4K分辨率(3840×2160)三种组合方案是最合理的。当然不乏一些比例特殊的产物比如带鱼屏之类,但就桌面显示器而言,至少90%以上的产品都是遵从16∶9这样的比例。其实也不是因为这样多么符合标准,纯粹是因为这样的比例在切割显示面板时最经济罢了……

就办公而言,不小于27英寸是最合理的——当然窗口行业可能选择24英寸显示器更合适一些,毕竟体积更小(工位也小);日常家用建议27英寸的就是最好的选择,因为这涉及到桌面进深宽度的问题,60厘米~80厘米进深的桌面,最大不要超过27英寸是最理想的。当然,如果你的桌面进深(宽度)超过了80厘米,大可以考虑32英寸的显示器。

所以,第一个问题解决了,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:分辨率。

分辨率多大合适

首先,如果是家用强烈建议就不要再看那些1080P分辨率的产品了,2K分辨率乃至4K分辨率才是当下的优先考虑对象。同时,显示分辨率的大小还要考虑另一个问题,就是人眼的接受程度——分辨率越高,显示精度越高,图标尺寸、字体大小也更小。大多数时候2K分辨率以上的都需要启用操作系统的缩放功能。

具体来说,如果你是24英寸2K分辨率的产品,最少要保证125%以上的缩放才行;27英寸的2K分辨率显示器,建议缩放在125%~150%之间,27英寸4K分辨率显示器最好设置为150%~175%的缩放,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桌面进深以及自己观感来确定;32英寸4K显示器,缩放最好是在150%~175%之间。

注意,这是针对普通用户而言的,如果是老人或者小孩,第一建议不要选择24英寸2K分辨率的产品,因为过大的缩放和过小的产品尺寸并不合理,简单说就是费眼。同时,也要排除27英寸4K显示器。推荐的选择是27英寸2K分辨率和32英寸4K分辨率的产品,并且缩放要进一步放大,27英寸2K分辨率缩放设置为175%,32英寸4K分辨率缩放设置为200%。

再说说刷新率

高刷新率这件事,抛开规格不谈光说感受,最好的形容就是:“你不用感觉没差,用了就回不去。”也就是所谓的由俭入奢易、由奢入俭难。刷新率是指显示器在一秒内页面刷新的次数,单位是赫兹(Hz),比如显示器在一秒内刷新了60次,那么这台显示器的刷新率就是60Hz。理论上刷新率越高,人眼看到的图像也就越流畅。

同时,高刷新率也为游戏玩家带来了更好的游戏体验,尤其是能够做到高帧率+高刷新率同步的时候,游戏的动态画面连贯性更好。比如显卡能稳定渲染144帧以上的游戏画面,同时显示器又支持144Hz的高刷新率,这样的二者同步带来的游戏视觉体验会更好——垂直同步就是这个意思。再进一步,还有G-Sync/FreeSync技术,这种技术可以让显示器的刷新跟着显卡走,在减少撕裂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画面延迟,甚至于发展出了可变刷新率技术,以最大化帧率/刷新率同步。

所以也就是说,高刷新率这件事是针对游戏玩家而言的,它需要高刷新率的显示器之外,还需要性能优秀的显卡——尤其是高分辨率时会消耗更多的显卡资源,没有一块性能出众的高端显卡可做不到。因此,如果硬件不能支持144帧率(或更高帧率)的话,就不用追求144Hz(或更高刷新率)这样的高刷显示器了。

这还会引申出另一个问题,专业游戏玩家的1080P高刷显示器是否值得买呢?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很好回答:第一要问自己是不是专业玩家、尤其是电竞类游戏玩家,这类用途更需要超高动态的画面;第二个问题是除了游戏显示器还有没有其他用途,如果有,那么高刷新率的低分辨率显示器就不是自己的最优选。

所以,就显示器的选择而言,我始终认为尺寸+分辨率是优先确定的事项,高刷新率则要看自己对游戏的热爱程度,以及自己电脑的性能再做出选择——并不是说它不重要,而是要分清主次顺序。高刷新率是目前除了显示面板技术外最重要的显示器卖点,确实不可忽视,但这不能本末倒置。


相关文章